父母与孩子讲话的方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只在给孩子指令或纠正孩子时才使用语言的父母,会限制孩子的语言学习机会。
想增加孩子词汇量,你可以想些简单的、你想孩子学会的词语,然后经常使用这些词语(一天多次),直到孩子学会它们。
对刚开始说话的孩子来说,无须专注于颜色、数数或文字。开始时,只需要关注名字、物品的名称、孩子参与活动和操作物品时的动作。
比如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品和动作命名。每件物品都需要一个名字食物、玩具、人和宠物等,强调动作和给物品命名同样重要。
方法一 谈论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谈论孩子正在做的事,是最容易的一项:
“你想要一个球吗?”
“这是一个球。”
“对,就是这样滚球球!”
方法二 跟随孩子的注意力
你知道孩子注意的事物也就是他正在想的事物.用上一些词语:
“这是床。”
“你想去床上吗?”
“该睡觉了。”
方法三 你的语言比孩子的语言复杂一点点
总体来说,你说的话要比孩子说的稍微复杂一点。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或刚开始说一些词语,以下这些1~3个词的短语就正好。
以下是一些建议:
01
给人命名
“这是妈妈!”
“嗨,爸爸!”
“奶奶在这儿。嗨,奶奶!”
02
给物品命名
“这是球。看这个球。”
“那是小狗狗。”
“那是灯。”
03
给动作命名
“砰,砰,砰地打鼓。”
“跳,跳,跳。”(在床上)
“到床上去!”
“拍,拍。”(浴缸里的水)
“倒水。”(在厨房的水池里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
“拧开。”(当孩子拧开水龙头时)
“关上。”(当他关上水龙头时)
方法四 在示意动作中加入声音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三件事: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将恰当的词语或声音加入手势中,你需要非常一致地示范这项技能。这个过程的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示意动作和一个孩子经常使用的词语或听上去像词语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示范它们。
2. 在孩子所有的示意动作中加入声音或简单的词语。
3.如果孩子在做示意动作时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说出词语,那就在简单的声音中加入听上去相似的词语——名词或是动词。
方法五 妈妈适时的“喋喋不休”
如果妈咪的语言词汇量非常丰富,那么当宝宝经常跟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宝宝会更快的学习一系列的口头交流的技能。
如果妈咪是个“语言狂人”那么对宝宝说的越多,对相应接收到的也就越多。
“话”也是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所以当父母跟孩子交流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孩子出现不恰当用语父母要及时矫正,这对他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六 妈妈适时的“喋喋不休”
如果妈咪的语言词汇量非常丰富,那么当宝宝经常跟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宝宝会更快的学习一系列的口头交流的技能。
如果妈咪是个“语言狂人”那么对宝宝说的越多,对相应接收到的也就越多。
“话”也是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所以当父母跟孩子交流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孩子出现不恰当用语父母要及时矫正,这对他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七 帮助孩子大大的丰富名词词汇
教给孩子掌握词汇首先要给孩子灌输“名词”词汇量,名词通常是孩子掌握的第一类词汇,然后家长再从名词配合动词,并增加形容词来逐渐丰富语句。
方法八 根据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和认知
直观得特点丰富他的词汇
当孩子还小,不会认字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他们的思维和认知的一些特点来教他们学会新词。
所以,教孩子新词时,最好让他们看到物体、听到声音、闻到气味或尝到味道,使孩子对这些词与其所要代表的事物建立联系,即让孩子理解这些词所代表的含义,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印象,而不要一味空洞的、机械的教孩子掌握新词。
方法九 利用看、听、读来丰富孩子的词汇
在日程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环境,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他们多掌握一些词汇。
还有,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利用看、听、读等来丰富孩子的词汇,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词汇。
方法十 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
如果没得到实践的应用,那么及时掌握更多的词汇也是徒劳,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帮助不大。
所以,丰富孩子词汇量的同时,更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运用词汇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积极运用。
线上咨询:点击左下角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17372091626 0898-31903523
中心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6号国森广场1——3楼
交通路线:乘坐9路、15路、25路、26路、35路、50路、61路、63 路、77路到“坡博市场”站下车,直行约200米,往右转约80米即是。
海口雨润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中心&育新儿童康复中心欢迎您的到来~